随着半年报分红进入密集实施期,现金红包到账率正不断提升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10月23日,A股已有超600家上市公司合计超3000亿元的半年度现金红包发放到位,且目前还有超3000亿元分红在途。按此前披露,仅10月24日,便有中国平安、中国联通、大秦铁路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正式到账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半年报分红尚未全部到账,多家上市公司已“剧透”三季报分红预案,一年多次分红成新风尚。
在业内观点看来,上市公司加大分红投入,是资本市场实现“重融资”向“重回报”生态升级的核心转折。一年多次分红不仅显著提升了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,更有效推动了“融资—发展—回报—再融资”这一良性循环的建立与完善。
年中分红正陆续飞进投资者的“口袋”背后,是上半年A股分红规模再创新高。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,截至8月31日,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、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,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,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达31.97%,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。
结合一季报及半年报看,2025年以来,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继续加大,实施或宣告中期利润分配金额延续增长势头,多个行业分红金额同比增长,部分行业分红增长幅度超100%。随着上市公司更加重视投资者回报,预计将推动市场生态改善,向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,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。
从资金端观察,持续加码的分红回报正显著改变市场资金的配置逻辑。中长期资金对稳定分红资产的偏好不断提升,社保基金、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加速布局高股息板块,这类资金的入市不仅为市场注入了稳定剂,更倒逼上市公司建立更透明的利润分配机制。
以银行、公用事业等传统高分红行业为例,其近期股价波动率明显低于市场均值,分红带来的抗风险属性逐渐凸显,形成了“高分红—资金流入—估值修复”的正向反馈。同时,分红机制的完善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收益渠道,引导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的主流理念。
对企业而言,主动加大分红力度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在监管层持续引导投资者回报的背景下,稳定的分红政策已成为衡量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,优质分红企业在再融资、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中更易获得市场认可。部分成长型企业也开始加入高分红行列,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平衡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,既增强了投资者黏性,也为企业后续融资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(大众新闻·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)
|